帮助残疾人心得体会

帮助残疾人的心得体会

【篇1:帮助残疾人的心得体会】

残疾人所需要的并不多,只需要每个人的一小份关爱。星星之火,足够照亮他们的整个世界。帮助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帮助残疾人的,欢迎查看。

帮助残疾人的心得体会一:

今天是10月17日,天气阴沉沉,深秋的李口大地有了初冬的感觉。下午两点半我骑车来到我们葛庄居委会田头组,开始了下午的进户走访。

葛庄居委会田头组与李口镇区相邻,在我的印象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在走访前我一直思考,街道村的村民应该都有很好的致富理念吧,于是我一探究竟。然后随着我走访的深入,进入相对偏僻的巷道,我发现田头组原来还有很多人任然是很破旧的砖瓦平房,当时我才明白,原来我被临近街道村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了。

今天走访的第一户就是一位残疾人家庭,在进入她家门的一瞬间,她手中的双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她步履蹒跚的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小伙子,你有事吗?在一番简单的寒暄之后,我和她便拉起了家常。这位残疾人叫陈前芳,自小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不能独立行走,属于肢体二级残疾,他的丈夫长期在外做瓦工,她的儿子在李口中学读,家庭年收入不足8000元,由于孩子读书,家庭压力较大。为了增加家庭收入, z选择在家中织渔网,每天可以织3只网,而每只网只能赚4元钱,她边说边织,不停的用锡扣在网上打结,真的即费时又费力。我问她家里有轮椅吗?她微微的摇了摇头对我说:只能靠双拐了。看着她无奈却又充满坚毅的面孔,我心中萌发了一个念想:明天我就去县残联一趟,为陈前芳申请一张轮椅,为她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难题。下一步,我想利用这个星期天来她的家中,与他的儿子杨虎见一面,以便进一步了解他儿子的生活学习情况。

帮助残疾人的心得体会二:

近期,重庆理工大学材料青协与巴南残联将联合开展一系列的 关爱残疾人 的主题活动。材料青协的志愿者们将首先参与以及组织大家参加到关爱残疾人的活动中,在平等的社会中播撒爱的温暖。

我们9点到余叔叔家,余叔叔挺热情的,行走不便还给我们送凳子,婆婆也给我们拿来拖鞋。还有个细节挺感人,我是男的脚一般大点,婆婆就又换了双大的。屋里爷爷在看电视,喝着牛奶,中途有牛奶滴在衣服上,还是婆婆给擦去的,自己觉得手忙脚乱。其实也不能光坐着,之后婆婆安排了擦窗的工作,我们还擦了柜子,搭档拖了地。忙的时候总不觉得时间过的快,临近中午,婆婆热情地邀请我们吃午饭。

这叫身残志不残吧。余叔叔看起来挺和蔼的,但做事非常执着,对未来的事是抱着一定的口吻。比如我说我会尽量把英语学好,而余叔叔是用一定要学好!

有时候给自己留有余地就是一种儒弱,每次都会有借口去逃避。既然选择了,就应该一往直前,因为心酸后的喜悦才是最甜蜜的,古人囊萤映雪,古人凿壁偷光,古人卧薪尝胆,这便是我的体会。

帮助残疾人的心得体会三:

自问我并非一个怨天尤人的人,但也曾抱怨上天造人不公。太多人比我优秀,凡事总不遂人愿,相比那些出色得遥不可及的 别人家的孩子 ,自己便总显得如此平庸。

世间事大抵如此,人世如潮,不见眼前灯火,只见彼岸光华。

当我们看到那些残疾人在轮椅上缓缓前行,才知道我们健全的身体已经是上天的恩赐。

他们从网上相识,来自五湖四海,只为证明残疾人一样可以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初见他们是在宾馆。聚集在大厅欢声笑语的他们比我想象中的更为坚强,他们多为腿上残疾,大概是时光日久,身上的残疾带来的不便与哀怨在他们的心中早已释然了吧。

志愿者与残疾人数量相当,主要是一对一服务。志愿者的主要任务是推着残疾人的轮椅四处游览,包括 大帅府、中街、918纪念馆、怪坡、北陵 等地点。我就先简述一下我所服务的几个残疾人吧。

第一个服务对象是个女士,残疾人大多中老年,于是我便自以为是地对她叫了一声 阿姨 ,她只迟疑一下就笑笑答应了。之后我才觉得我仿佛 说错了什么 ,仔细看看,她短发墨镜,干净利落的打扮,生活的不便在她脸上留下些许风霜的印记,但是并没有许多岁月的刻痕。

果然后来她问起我的年龄之后仿佛无意间提及 我比你大三岁 。当时我窘迫地把话题岔开,想着之后多叫几声 姐 作为补偿,谁知道游览完 大帅府 之后志愿者进行轮转,我的服务对象换成了别人,还没来得及叫出口的一声 姐 ,算是一个遗憾吧。

姐是河南郑州人,我七月末刚从郑州回来,由此闲聊几句。有路人问她从那么远怎么过来的,不会不方便吗?姐便笑答:
是因为有你们我才来的呀,没有你们我就来不了了。你扶一下,他推一把,我就来了啊。

当时心中就挺有触动的。残疾人所需要的并不多,只需要每个人的一小份关爱。星星之火,足够照亮他们的整个世界。

大帅府里多为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屋子里大量的高门槛想来丝毫没有为残疾人着想过。轮椅停在门口,姐说,你在门口等一会儿,我进去玩啦。说完下了轮椅。她双腿细得吓人,根本无法受力。她蹲在地上,用双手抓住双脚,搬动着一步步迈进屋子。场面颇为滑稽但没有人发笑,更多的则是敬意 上天多去一个人的双腿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了行走的权利。只有坚强的人才有勇气和命运相抗争。

从大帅府出来我的服务对象换成了一个大爷。我们要去兴隆大家庭的地下一层,必经之路是一段楼梯。我正不知道怎么下去,大爷说没关系,倒着可以把轮椅从楼梯上拉下去的。我不知道能不能承受人和轮椅的重量,还是尝试了一下,刚走下第一级楼梯,便有路人上前帮忙,先是一个,然后第二个、第三个,转眼之间就来了六个人,齐心协力把轮椅抬了下去。没等道谢,众人已经离开了。当时特别感动,原来一直有一种温暖,留存在这座城市,留存在人与人之间。

我推着大爷在中街逛着,大爷目不转睛地看着四周的繁华,指点着:
这座楼盖得漂亮! 直到时间临近集合,我说,咱们回去吧。大爷说,好,到了这条马路的头咱就回去。到了马路尽头,我们停了下来,大爷缓缓环顾四周,好一会儿也不走,眼神之中仿佛有一丝留恋。我来过许多次中街,只是觉得这是一条街道而已,大爷所看到的却好像是人生中再也见不到的光景。有些东西,等你快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在北陵的湖面上,我们帮着一对夫妻踩脚踏船。那是一对来自铁岭的夫妻,妻子腿脚不好,丈夫不是残疾人,是作为家属陪着妻子的。我们两个志愿者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夫妻二人却没有什么话,丈夫有时抢着和我踩脚蹬子,要不就望着妻子,妻子一直沉默,浅浅笑着,间或回望丈夫。举止之间,有一种好多年才会形成的默契。残疾人生活不便,我想妻子应该是这个家庭不小的负担吧,但是大概那位丈夫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甚至这种想法是对他们的亵渎。我想,这样的淡淡的幸福,一生一世的相守,应该远胜小说电影里那些山无棱天地合,轰轰烈烈的爱情吧。

做了两天志愿者,除了假期的早起是一种痛苦之外,推着轮椅到处跑也远非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我们确乎是累并快乐着的,因为帮助别人,真的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雷锋的说了太多,但是真正让爱传递的并非是学习谁就可以达到的,它更多靠的是一种本能。爱是一种很玄的东西,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它能让你在爱人的时候,感受到一种被爱着的幸福。

做志愿者是为了传递爱,做普通人又何尝不是?一个残疾人坐着轮椅从千万里之外来到沈阳,本就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人类的奇迹,是一路上每一个不起眼的路人甲所缔造的奇迹。歌里唱得耳熟能详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那么我相信,世界终将是一个美好的人间。

还有一点是意料之外的,作为志愿者,我在残疾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对生命的感悟。我想因为他们不像我们这样忙碌着去活着,而是有更多时间来思考。做志愿者前一天我听到人人网上分享的叮当的歌,《我是一只小小鸟》: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睡不着,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变得更好,未来会怎样究竟有谁会知道,幸福是否只是一种,我永远都找不到?

叮当厚实而沧桑的声音,仿佛有一种特别动人的魔力。当时觉得这首歌特别符合残疾人的想法吧。想不到的是,我碰见的每一个残疾人都是快乐的。他们在怪坡张开双臂自由飞翔,他们拍照时翘起轮椅摆出俏皮的姿势,他们在轮椅上用肉挑逗着笼中的老虎。他们并不急躁,他们安静而恬淡。最后照集体照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笑得灿烂,那是纯粹的满足。

有个大叔平静地和我提起 我和你经历不一样,我没有上过大学,我高中只上了一周。

大概少了学业和工作的压力,他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

看到网上有个: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因为每一个人都觉得上天对自己是不公平的。事实上,他们是最有理由觉得上天对自己不公平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抱怨过,也许抱怨过,又释怀了,于是他们说:
这样也很好啊,我们有更多的时间。

他们战胜了身体的缺陷,有的甚至考到了驾照,没有抱怨,也没有妥协,他们就这样淡然地与命运抗争着。

而身体健全的我们却不断抱怨着,学业的负担,生活的压力。前几天又有人从高楼坠下,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人生。人生中不如意的十之**,有时候只有学会满足和适应,坚持而不妥协,才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另外,作为一名生,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感悟。

有个残疾人大叔,仿佛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熟悉了之后话就多了起来。得知我们是学医的之后,他多次和我说起,他以后就指望着我们了,研究研究怎么治疗脊髓损伤。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他这种脊髓损伤是不能完全治愈的,只能点头。想起老师上课时说的让我们震撼的话:
其实没有几个病是我们真正能治好的。

生命科学和工科不同,在生命面前,我们永远是渺小的,太多的难题我们无法攻克,太多的疑问我们无法解答。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但是我们真的承担得起这份责任吗?顿觉惶恐,作为一个承担别人生命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医学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我们一代人共同的奉献。

志愿者活动结束了,但是人生仍在继续。作为一个医学生,更作为一个人,我们有责任让爱传递下去,有责任不抱怨地坚持自己的学业,从而担负起他人的生命。

当微风拂过大地,当阳光洒满天空,再浓密的乌云终将散去。暴风雨掀起的巨浪改变不了海底的宁静。当春天又一次驱走寒冷,那些残缺的树木,那些贫瘠的土地,总会抽出新绿 希望总是有的吧。

【篇2:帮助残疾人的心得体会】

为残疾人捐款的心得体会

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中有着诸多的困难:盲人见不到光明,无腿青年只能坐在轮椅上……他们每天面对着太多的痛苦和无奈,但也有很多残疾人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不完整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们有着对生活的追求,他们在顽强的追寻中体现着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意义。他们中有参加残奥会夺冠的英雄,有勤奋好学的学生,有业务精湛的技术人员,有艰苦创业的企业家……

但是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仍然存在,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应该有着同样尊重的目光。希望全社会都能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提倡多一点尊重,少一点偏见,全社会每个人都能伸出自己关爱的手,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每个残疾人都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扶贫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建设和谐社会、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常怀助人之心,响应“扶贫助残”的号召,高举爱心接力棒。少喝几瓶饮料,少吃一点零食,省下一些自己的零用钱,献出一片爱心,为中国残疾人的公益事业献上一份爱心。

残联专职委员的心得体会

东风吹,党的英明政策来,残疾人事业上平台,各级政府来关怀,残疾人生活幸福来。

在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中,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政协**贾庆林一起来到坐在轮椅上的全国残联**张海迪面前,总书记俯身握住她的手说:“30多年你一直自强不息,很不容易啊!”情真意切的话语让张海迪感动不已!总书记强调: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大力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残疾人福利保障水平,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联组会结束时,总书记再次对张海迪表示:“中央一定关心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奋力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这说明了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把更多的关怀给予残疾人,使残疾人生存有保障生活有尊严,我们作为基层残协专职委员要认真学习党的政策,领会两会精神,要明确残疾人事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在2014年9月份村级组织换届以后,我村新的领导班子里,首先问我关于残疾人工作有什么安排,这表明新的村党支部对我村残疾人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当我把过去一年的工作一一细说,并提到“四帮一带”、“一帮一”活动时,村书记要求给他安排一家多残的困难家,要在全村以点带面做好残疾人工作,帮助他们在劳动、生活、康复、文化、教育方面,在新的一年里要有个大转变。要求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同心同德、团结奋进,调结构、惠民生。同时也落实38名党员、干部、残疾人工作者、志愿者开展“四帮一带”、“一帮一”活动,并且还说,对这样的活动要大力开展,要在全村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

【篇3:帮助残疾人的心得体会】

当您和爱人漫步在花红柳绿的湖边,可曾想到有一群从出生到老死从未离开过床的人们;
当您奔波于事业工作的路上,可曾想到有一群因身体残缺而失去劳动权利的人们;
当您与亲朋好友嬉笑歌唱时,可曾想过有一群因聋哑只能沉默手语而不被理解无奈的人们;
当您和家人围坐沙发观看电视节目享受亲情温暖时,可曾想过有一群因失明从不知道亲人摸样的人们;
当全社会都在为了实现自己美好中国梦而畅想时,您可曾想到还有那么一群为了衣食温饱而无奈的人们……

对!这就是残疾人,残疾人群体就在我们身边。悄无声息,却顽强生存。他们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他们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分子。有太多的残疾人在自食其力,自强不息。这个群体,正以他们的存在和付出,以一种特殊的力量,不断地促进社会一天天成熟、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这里,我将很荣幸的告诉大家——我就是和这样一个生理心理有缺陷人群打交道的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一名农工党员。

无尽动力,源自残缺梦想

从进入残联的第一天起,每一次的入户走访,都会让我心潮澎湃,难以自己。

那个因先天脑瘫没有条件及时康复、一躺躺了55年、长满痔疮、为了减少80岁老母用手指抠大便的次数而一天只吃一顿饭的赵广裕,他的无奈和懂事让我心碎心痛,同时深感康复救助和服务保障推进的重要。

那个唐氏小甜心笑眯眯拉着我说:“阿姨,我要吃肉”,菜场捡来的废弃菜叶做成的菜饭他狼吞虎咽,我一次次把泪水强硬吞咽的同时,深感救助社会化发展是多么的必要。

那对一个肢残、一个智残、身患疾病、衣食无着的李氏父子,常年生活在阴暗污秽的公租房里,连碗都没有,两双筷子就着一口乌黑的炒锅,那份悲凉让我深感推进托养服务的份量。

还有那位靠微薄工资收养四个遗弃残疾孩子、生活艰辛的陈老妈妈,那份重担无人传递的忧心和期盼,同样让我深感社会保障落实是多么的迫切。

就是这些真实而迫切的需求,用一位残疾儿母亲的话最能说明:“我活一天绝不给政府增添负担,只盼着死后,我的残疾孩子如果还活着,能有你们好心人和政府关心,能有饭吃,能干净地活着……”他们心中的“梦想”,想康复,想吃肉、想看病、想托养,这个群体简单却艰难的愿望,这个社会依然残缺的“梦想”,让我动容,让我投入。我的残疾朋友和他们的家庭,我服务的对象,他们大多因病致残、因残致贫、因贫致困,因困过着局外人想都无法想象的艰难岁月!接触了他们,我才知道残联工作的职责、意义和价值有多大,才知道自己身为一名农工党员推进社会保障进程的责任有多重。民生为先,民生为重,幸福城市、小康社会建设中如果少了残疾人的幸福笑声,就是我们的缺位,我们的失职…… 无悔付出,相助美梦成真

残联工作平凡而特殊,忙碌而充实。每天都要面对各种类型、性格的残障人群。全区1.7万名残疾人,他们的要求涉及方方面面,他们的语言会显得迫切直白,他们的情绪常容易激动失控,但他们的诉求,的确就是他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点点梦想。俯下身子,呵护关爱,付出真诚和真心,也许有时还不能点亮这点点梦想,但我深知,这是他们和我紧密联系的纽带,走进他们的心,托起他们的梦,这是我的职责和梦想。

现在一有空闲,家住老戏馆弄社区的聋哑人陶年喜就会来到位于风雷新村的崇安区“仁爱家园”和伙伴们来个“约会”。从日常的生活到未来的规划,从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怀政策到对马航客机的担忧祈愿,从个人身体状况到家庭儿女大事……“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成了他们用手语交流的内容,他们在这里成为好友,在这里相互鼓励,共同。这是去年12月3日落成启用的崇安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仁爱家园”暨无锡市残疾人数字图书馆,开放以来成了残疾人的“梦想俱乐部”和“快乐大本营”。我和同事们为了将康复训练、文体活动、居家养残、安养庇护等服务,落实到街道社区,推入残疾人家庭,走街串巷,入户访问,有时经常到很晚回家,但能够让残疾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到社区服务和入户服务,我心满意足。

残奥会让国人都了解了残疾人体育,但落到基层,残疾人体育工作还是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阻力。“残疾人,还能有体育梦?”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
“活下去都不易,还要去夺冠?”常常会面对这样的质疑。作为基层残联工作者,我早已经习以为常。我知道化解疑问,靠引导,靠鼓励,更靠共同的付出。肢体残疾人黄某因刁蛮动粗闻名,但我看重他上肢力量超人,想动员他练举重和投掷时,连很多残疾朋友都极力反对。初次上门,就闭门羹吃了两个多小时,一开口全是脏话、粗话,但静心听他诉说后,我把他连骂带叫说的话梳理成他的一个个困难,给他解释也给他联系,运动会让他帮助用残疾车运送点心、营养品,他竟然眼眶湿润:“就冲你对我的这份信任,一分钱不挣,自己倒贴运输费,我也要把这活干好”。他一改常态,刻苦训练、热心服务,不仅获得市残运会举重62.5公斤级亚军,铅球铁饼双双铜牌,还结交了朋友,通过大家帮助重新找了一份看建材仓库的工作。去年儿子还顺利地参了军,每次儿子发来照片,他总是第一时间发给我分享他的幸福和喜悦。

和残疾人交朋友,靠的就是爱,帮助他们联系一份工作;
陪同他们找一个专家看一回病;
甚至递一杯水,擦一下汗,都会让他们感激不尽!我和残疾人朋友就是在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和信任,我也成了他们集体的“付妈妈”,很多残疾人朋友,工作遇到不顺利都会跑来告诉我,谈恋爱也要和我讨论,家里的父母、爱人看到他们都信服我,家庭小摩擦、小矛盾也会来请我解决。这时,再多的委屈、疲惫和辛苦,都会化作温暖和幸福,帮助他们,就是成全自己,帮助他们实现梦想,那就是我心中的梦!

无上使命,激发圆梦强音

自2010年6月,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工党员后,我参加了新党员培训,积极参加各种组织活动,2012年3月,我又成为农工党无锡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委员,我感到自己多了一份责任,也多了一个平台,农工党组织,能够让我为残疾人群、为我钟爱的残疾人事业更大声、更有力地鼓与呼。

短短几年,在农工党无锡市委和农工党无锡市崇安区基层委员会的关心、鼓励下,通过领导和农工老党员的引领指导,我从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只有浅显了解的门外人,慢慢入门,对党派工作、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亲身参与、积极投入,其中的收获和很多。2011年,我参加了农工党无锡市委《加强康复体系建设 推进康复医疗发展》调研课题组,随课题组对全市康复医疗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由我负责设计调研问卷,进行抽样调查,最终执笔完成调研报告。当调研报告转化为集体提案,受到相关部门重视办理的时候,我感觉农工党又为全市30余万残疾人做了一件实事,为加快《无锡市发展残疾人专项服务的扶持办法》、《无锡市残疾人保障和救助办法》的落实、康复专项经费的增加、康复管理网络的健全、康复医生的培训研修考核等尽到了应尽的职责,为实现全市“先于一般地区、高于一般水平”的“人人享有康复医疗”的奋斗目标贡献了农工党的力量。

2012年6月,由我牵头负责的《关于推进我市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建议》,被列为农工党无锡市委在市十三届一次政协全会上的集体提案,为缓解儿童康复救治高额费用、为不贻误残疾儿童康复最佳时机进行了大声疾呼,促成社保、卫生、财政“三驾马车”的面对面协商,有力推动了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精神残疾医疗救助项目顺利纳入医保的进程。看到身边可爱的残疾儿童得到及时救治,看到更多的儿童在残疾边缘不因经济原因而延误治疗和康复,我由衷幸福和感恩。

2012年在无锡市开展残疾人专用车更新管理工作,由于政策的不尽合理和停油扣车的行政行为激化了社会矛盾,我除了在一线没日没夜做好残疾人员的解释安抚工作,又第一时间想到农工组织,连续两篇社情民意信息通过农工市委信息平台上报,呼吁“残疾人专用车更新管理不宜简单粗暴”,被无锡市政协作为第61期信息专报上呈市委、市主要领导,使这项工作得到及时改善,对意见集中的政策措施及时更正,得到残疾人的谅解,使激化的社会矛盾得到缓和,这条信息还被评为市政协优秀社情民意。去年今年我又对“地铁时代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等撰写了社情民意信息,这些建议都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我也因此,连续三年被农工党无锡市委评为“参政议政”、“社情民意”工作先进个人。

有农工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和呼吁,我的工作也如虎添翼,残联系统有无法解决的难题和难以协调推进的工作,都会找到我,希望通过我让农工党组织帮助呼吁、协调和推进。从事残疾人工作六年来,我先后荣获江苏省康复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残联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崇安区妇女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去年年底,在我的带领和努力下,我所在的崇安区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十一五”期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估验收工作,获得先进区的光荣称号。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我将一如既往,持之以恒,以一名农工党员的身份为残疾人呼吁奔走。

我是一名基层残联工作者,我是一名农工党员,在圆残疾群众富裕梦、幸福梦的过程中,我已经不知不觉、深深植入了我们的“农工情”。是的,当民主党派组织开展送温暖、送爱心公益助残活动,当党派提案建议得到采纳让残疾人如沐春风,当我作为农工党员,能扶助残疾人就医、就业、创业,能看到一个个贫困家庭享有和社会救助而衣食无忧,能看到重残对象享有规范的托养服务,而不会牵累家人,尤其是能看到曾经的贫病无依的残疾人“人残志坚”,有的事业成功,反哺社会,有的考上研究生,创办室,有的创建网络交友平台,加入义工队伍,成为残疾人的“知心姐姐”……这真的就是我,一个农工党员真实幸福的“中国梦”!

今年两会,总理的政府报告指出,保障民生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
要做好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和残疾预防,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兜住8500万残疾人的“底线”,振聋发聩的誓言,我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决心,有民主党派的同心同行,有我们每一个农工党员的爱心践行,残疾人的梦不会残缺,那些残缺的梦终将圆满、幸福!

帮助残疾人

教学目标:围绕一个意思将图片的内容表达清晰

教学重点:1.在说的基础上,将图片写一写。

2.加上人物的动作 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写清楚一个意思。

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关爱需要帮助的人

一:导入

导盲犬带行人过马路的照片,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关注。

师:你们从中看到什么? 生:„„

师:如果没有导盲犬,盲人该怎么办? 生:„„

二:教授

观看视频——路人扶盲人过马路 思考讨论下面这些问题:
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 这些帮助盲人过马路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 如果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将班级上的小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师:我们的小朋友都很有助人为乐的意识,下面这段视频中,你观察到了什么?

游戏,模拟盲人过马路的场景

将其中一位小朋友蒙上眼睛,给予道具——手杖。在过道上设置障碍物模拟马路上可能遇到的一些危险,要求在指定时间到达马路对面。

第二次,再增加一位好心路人的帮助。

师:这次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扮演盲人的同学想说什么? 生:„„

三:练习

师:下面这个小朋友也遇到了需要他帮助的人。(ppt 看图写话

他在日记上这样写的:今天过马路,遇到一位叔叔,我扶着他过了马路。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说完整、说清楚了吗? 生:„„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他没有把把这幅图片的意思表达清楚,怎么才能把图上的意思表达清楚呢?我们要——围绕着一个意思说话。

我们通过几个问题把一幅图片说清楚。

小结:围绕一个说话 (1) 事情:首先拿到一幅图片的时候我们要从整体上去看这一幅图片,看看这一幅图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2) 谁:看看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3) 时间和地点: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又是在哪里? (4) 怎么发生的: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把事情的经过写完整。

(5) 结果:最后想想事情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大家都知道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去讲了吧!那谁来跟老师说说这幅图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图上都有谁?(让学生给小男孩取名字 生:„„

师:他在干什么?谁能具体地说说 (主要观察:

仔细观察盲人的穿着打扮和手脚的动作。

小朋友手上的动作。

生:„„

师:同学们从图上看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的?地点在哪里? 生:„„

师:同学们,你们生活中会不会遇到这样的事情。谁能跟老师说一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主要联想:

联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盲人的?

期初他知道这是盲人吗?后来通过盲人的什么动作知道的? 盲人和小男孩分别会说什么话呢? 盲人和小朋友脸上的表情。

生:„„

师:看了这幅图片,谁能告诉老师,结果会怎么样? 生:„„

作文思路引导:
开头:四素句开头

过程:
盲人走路时的样子,小男孩看了怎么想?怎么做? 结尾:一句话结尾

拓展与思考

中国式过马路的视频,需要学生回家和家长分享讨论。

下水文

星期天早晨,万里无云,小华做完作业,高高兴兴地去公园玩。

小华走在马路上,看见一位叔叔在前面艰难地走着。这位叔叔戴着墨镜,左手拄着一根棍子,他每走一步,就用棍子轻轻地敲打几下地面。

小华觉得很好奇,他看呀看,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位叔叔是盲人,左手上拄着的棍子就是探路棍。

小华想:马路上有那么多汽车,盲人叔叔一个人过马路可真危险呀!于是,小华连忙跑上去,拉着叔叔的手,小心翼翼地陪他过了马路。

盲人叔叔高兴地直夸:“这是谁家的孩子?那么懂事呀!” 小华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1.你们从中看到什么?

2.如果没有导盲犬,盲人该怎么办? 3.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4.这些帮助盲人过马路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5.如果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会怎么做? 6.你们觉得他说完整、说清楚了吗? 7.看看图上都有谁? 8.他们在干什么?

9.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10.地点又是在哪里?

1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12.最后想想事情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13.期初他知道这是盲人吗?

14.后来通过盲人的什么动作知道的? 15.盲人和小男孩分别会说什么话呢?

帮助残疾人

今天,天气非常晴朗,我写完作业和好朋友小绘姐姐一起去玩。在路上,我们看见了一位老爷爷吃力的滑着轮椅。忽然,哗啦一声老爷爷,的轮椅掉到了一个不深不浅的水坑里,那位老爷爷使劲用手转动轮椅,课轮椅却纹丝不动。我说:小绘姐姐,咱们帮个忙吧!小绘姐姐说:好啊,在我和小绘姐姐的共同努力下老爷爷的轮椅终于出来了。老爷爷一个劲的说:谢谢,谢谢。我们说:这是少先队员应该做的。

今天我实在太高兴了,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小朋友,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请伸出温暖的双手来帮助他们吧! 延庆一小三年级:李宇萌

帮助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每年的12月3日是世界残疾人日。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残疾人总数达6000多万人,所以有许多残疾人等着我们去帮助他们。很多残疾人都认为自己没用,但是张海迪阿姨那种斗志让她顽强地活了下去, 她不仅没有抱怨,先天为什么那么不公平,让自己是一个残疾人,而是靠毅力活了下来,写了许多的书籍。再看看写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海伦·凯勒,海伦·凯勒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困难读完大学。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她用毕生的经历写出来的。关爱残疾人要人人有责,关爱残疾人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残疾人要多为他们着想。平时我们正常人的生活,干一件事很容易,但他们干起来却困难的多,如果再生活中遇上残疾人,我们要尽我们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作为一名正常人,感受不到他们的痛苦和不便,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比如:在马路上遇见盲人,我会搀扶他过马路;
在车上遇见残疾人,我会主动给他让一个座位;
如果邻居是残疾人,我们要多陪陪他,多关心他,让他感觉这世界有爱,有温暖,有关心自己的人。帮助残疾人,更要多为他们着想。

关爱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只是在今天,而是在每一天。

帮助残疾人作文

帮助一个残疾人

我从小就不喜欢帮助人,直到有一次。

那天,太阳火辣辣,我和哥哥在马路旁玩,快到中午了,我们才往家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他的轮椅不小心掉进不深不浅浅水坑里了,他使劲用手转动轮椅,但无济于事。接上也没有一个人去帮他。他万分着急用手使劲拍打着自己的双腿。“我们得去帮帮他,不然他不能回家吃饭了。”哥哥着急地说,“我们的力气这么小,没有用的拉!还是回家吧!”我心不在焉地说。“你就是这样,从来不知道去帮助他人,简直是个自私鬼!”哥哥大声地骂我。我听了哥哥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我两跑到轮椅前,对轮椅上的爷爷说:“爷爷让我们来帮帮你吧!”爷爷见了,他抬起红彤彤的脸说:“谢谢你们了,小朋友!”于是,我和哥哥扶住把手,用力往前推,爷爷也使劲转动轮椅。我们又往水坑里垫砖头,我们花了一些功夫,轮椅终于被推了上来,而我和哥哥的裤子都脏了。爷爷见了,感动极了!一个劲地说谢谢。

今天,我帮助了一个人,心里美美的,甜甜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帮助残疾人

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都很无聊,就手拉着手出去玩了。

钟楼及邮电局的银城上,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好不热闹。广场周围及人行道旁,很多小贩抓住这黄金时刻,推售着各种各样的小商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和几个小伙伴手拉着手,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东张西望,一饱眼福。

当我走到邮电局门口的榕树边时,我听到“买玩具喽,买玩具喽......”的叫卖声有些特别,就顺着声音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外地人在卖各种玩具和五颜六色的小气球。只见他一米六十几的个儿,头发蓬乱,脸色黝黑,衣着也不整齐,右手残疾(手不能弯).不知是受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还是出字对残疾人的同情心,我和几个小伙伴紧紧站在他身边,提高声调的跟着喊:“买玩具喽,买玩具喽......”我们这一粗一稚、一低一高的叫卖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周围的人们(尤其是小孩),都怀着好奇心,围了过来,有的要买这个,有的要买那个,搞得这个残疾人手忙脚乱,于是我拿起打气筒,手脚麻利地给那些要买小气球的人一个个充气,这位不知名的残疾人在一边忙着给买家开价,一边用那只健康的左手不停地收钱,不时,还用感激的眼神瞅瞅我们这几个小不丁点的女孩子。

大概经过一个钟头时间,这个残疾人带来的所有的商品卖得所剩无几了。这时,我门觉得有点口渴,就准备回家了,这位残疾人在连声向我道谢的同时,赶快拿出壹元钱要给我,我们说了声“不用谢”,飞也似的跑回家了。

回到家后,妈妈问我们:“这么久的时间,你们去哪了?”我们齐声回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我们去帮助残疾人了。”

帮助残疾人叔叔

今天,我和我的邻居李小明一起去人民公园玩。当我们两个走到人民公园东门,准备过桥的时候,看见了一位残疾人叔叔正摇着一辆轮椅,在东张西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看到这情景,我们明白了,他正在寻求帮助,因为他要通过桥到马路的对面。这个时候,我想:反正我们几乎天天过这座桥,也没遇到什么麻烦,把一辆轮椅和一个人推过去桥,这应该是轻而易举。况且我们也能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

于是,我们就对那位残疾人叔叔说:“叔叔,我们帮您过桥吧!”那位叔叔连忙说:“太感谢你们了,小朋友。”

我们便推着轮椅上了桥,但是当我们真正的用很大的力气也还是没有把轮椅推动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要把一个人和一辆车一起推过桥,也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还必需要用特别大的力气。于是,我们用力推,用力推,还把屁股都微微的翘了起来,也把吃奶的力量都全部使了出来,两脚也是用力往后蹬,车子才开始向前缓缓地移动,过了好大一会儿,我们才上到了桥上。这时我们已经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

接着还有下坡,当我们把轮椅向下推的时候,发现了下坡的路非常的陡,甚至比上坡还要难推,这时我们想到了“上坡容易下坡难”这句话,因为一不小心轮椅就会以很快的速度滑落下去,有可能伤到残疾人叔叔。于是下坡时我们更加小心翼翼,两个人一人扶着残疾人叔叔,一人拽着轮椅扶手,使轮椅慢慢的前进,最后,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那位叔叔推过了桥。

那位叔叔一直连连道谢,说:“谢谢你们两位小朋友帮我过了桥,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也对那位叔叔说:“叔叔不客气,叔叔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和叔叔道别后便都各自回家了。

回到家后,爸爸妈妈问我去公园玩有什么收获没有。我便把今天在公园帮助残疾人叔叔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于是,他们就夸我做得非常好。并鼓励我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再次遇到类似事情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今天我和小明虽然感到非常疲惫,但是我们也非常高兴并且受益匪浅。我觉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该漠视残疾人的困难,而是应该对残疾人多一点爱护,多一点关心。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正如电视上所说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社会文明才能前进一大步。”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阳光明媚,碧空万里无云,我高高兴兴的去奶奶家后山玩。

一路上鲜花灿烂,大树茂盛,小草在路旁笑眯眯的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这么高兴,去哪儿呀?”这是我看见一个穿着红裙子的女孩子坐在草坪上,她神情很悲伤,我便走过去问小女孩:“小妹妹,你怎么了?”只见她眼睛都哭红了,她难过地说:“我太顽皮,独自出来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说完又呜呜的哭了起来。我擦擦她的眼泪说:“别哭,我送你回家,你妈妈也一定着急的在找你了。”小女孩站了起来,拉着我的手,和我一起找回家的路。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她的家,小女孩看见了妈妈,就一下扑进妈妈的怀里,说:“妈妈,多亏了这位姐姐,不然,我现在还在山上呢!”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比吃了蜜糖还要甜。原来,帮助别人是如此快乐的事情啊!

那天,太阳火辣辣的,我和哥哥在马路旁玩。快到中午了,我们才往家里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他的轮椅不小心陷进浅水坑里了,他使劲用手转动轮椅,仍无济于事。街上也没有一个人去帮他。他万分着急,使劲用手拍打着自己的双腿。“我们得去帮帮他,不然他不能回家吃饭了。”哥哥着急地说。“我们的力气这么小,没有用的啦!还是回家吧!”我心不在焉的说。“你就是这样,从来不知道去帮助别人,简直是个自私鬼!”哥哥大声的骂我。我听了哥哥的话惭愧的低下了头。我俩跑到轮椅前,对轮椅上的老爷爷说:“爷爷,让我们来帮帮你吧!”轮椅上的爷爷见了,抬起头来,笑眯眯地说:“谢谢你们了,小朋友!”于是,我和哥哥扶住把手,用力向前推,老爷爷也使劲转动轮椅。我们又往水坑里垫砖头,花了好一会功夫,轮椅终于被推了上来,而我和哥哥的裤子都脏了。老爷爷见了,感动极了,一个劲地说谢谢!

在公共汽车上

星期天,我带着我喜欢的故事书《365天》到外婆家里去玩。(简要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在公共汽车上,我好不容易抢到了一个位置,坐下后就翻起书认真读起来。(一个“抢”字,为后文的假装看书做了铺垫)

不一会儿,汽车就到了下一站。这时,上来一个驾着双拐的男孩,车上早就没有座位了,当看到他在寻找座位时,我连忙避开他的眼神,假装一副聚精会神看书的样子,一言不发。(我假装看书反映了我不想让座的心理)这时,我听到坐在我前面的老奶奶亲切地说:“孩子,到我这里来坐吧!”(年岁大的老奶奶都能让座,真令人敬佩)只听那个小男孩说:“谢谢您,老奶奶!您年纪大,还是您坐吧,我能行!”(从小男孩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非常懂事,很有礼貌)坐在我后面的小妹妹毫不犹豫的站了起来,说:“前面的那位哥哥,请你到这儿来坐!”(毫不犹豫写出了小妹妹让座的坚定)男孩看到小妹妹诚心诚意的样子,就慢慢走了过去,在小妹妹 的位置上坐了下来。这时,我悄悄看了小妹妹一眼,有点不好意思了。(我觉得不好意思是因为小妹妹比我小,却比我更懂得帮助人)

就在小男孩刚坐下不久,起初突然一个急刹车,小妹妹摔倒了。我赶快把小妹妹扶起来,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小妹妹。(一个意外让我有机会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时,车上的人都对我投来赞扬的目光。此时我觉得站着比先前坐在位置上还要舒服,因为我体会到了一种快乐。(我让座后的感受是快乐)

残疾人工作心得体会(共6篇)

残疾人补助申请书(共9篇)

助残志愿者心得体会(共9篇)

残疾人工作计划(共6篇)

残疾人会议讲话稿(共11篇)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残疾人